氣球火箭之番外篇--舌板火箭🚀+吹風機
之前小子在家自己做了一個「玩具」,用紙跟舌板黏了一條看起來像🐟的東西,(據說原來的心裡版本是要做一個Rocket ship飛行船 😄..),然後跟我要了吹風機,說要讓它飛。
測試的結果是往前跑不起來,但意外的左右旋轉了,看到火箭🚀瘋了似的轉小孩笑彎了腰。
雖然沒有得到預測的結果但整個試驗的過程還是充滿趣味 ^^
重點是小孩的好奇心跟創作慾望、有想法而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完成,這比較珍貴。阿木希望小孩的那份童心、自信、堅持可以保持多久就盡力維護,千萬不要被生活的現實輕易給摧殘掉Ah~~~
💡因為這個“飛不了”的插曲,阿木想到有一個類似的遊戲可以介紹給小朋友,這次不用吹風機惹!
✭✭氣球火箭🚀之自己能飛不用吹風機的趣味遊戲✭✭
教學影片👇:
第一次玩,小子興奮地說 “ Mama!That is awe...some! ” (什麼都是awesome... 小孩能不能不要這麼容易滿足哈😂..)
阿木🙋的心得&碎碎念:
這個「氣球火箭」其實是一個教育實驗,它是屬於美國教改【STEM】項目裡的Science範疇。操作的過程可以做很多的變化,例如用不同形狀、大小的氣球、不同材質的繩子或是氣球黏貼在吸管上的角度不一樣等等來做測試,讓小朋友從中去比較差異。
西方教育下的孩子們很喜歡也很自然地會問很多問題,但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,一開始並不會就小朋友的問題直接給答案,他們的做法通常就是用小朋友提出的問題再去反問他們 ,這樣做的意義在於要讓小朋友自己先動腦筋去思考,很多時候根本不需要大人給答案,他們自己想想就能明白道理,甚至更多時候小孩子們歸結出來的答案還比大人更精彩有創意,反而會讓你思考很多。這是我喜歡的教育方式。
小孩天生就是藝術家,創造家,就看大人怎麼去"cultivate"他們。
西方教育下的孩子們很喜歡也很自然地會問很多問題,但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,一開始並不會就小朋友的問題直接給答案,他們的做法通常就是用小朋友提出的問題再去反問他們 ,這樣做的意義在於要讓小朋友自己先動腦筋去思考,很多時候根本不需要大人給答案,他們自己想想就能明白道理,甚至更多時候小孩子們歸結出來的答案還比大人更精彩有創意,反而會讓你思考很多。這是我喜歡的教育方式。
小孩天生就是藝術家,創造家,就看大人怎麼去"cultivate"他們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