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引導幼兒認識「數量的概念」-- 樂高積木篇
對兩、三歲的小朋友來說「數量」還是一個相當模糊的概念,生活上隨處可見的數字1、2、3、4 在他們看來比較像是一個個的形體圖像,而不是一個有意義、抽象的數學概念。
小朋友對數字的「感覺」是需要時間去慢慢形成的, 有些人天生對數字敏感,有所謂絕佳的「number sense」 ,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如此。 數量概念是可以藉由不斷重複練習來加強引導、隨著時間、經驗慢慢的去建立起來。
生活上適合帶入數量概念的活動非常多,這裡列舉兩個用樂高積木的"hands-on"遊戲,小朋友透過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,會逐漸瞭解數字與數量之間相對應的關係,同時建構起數量的概念。
遊戲材料👇:
1. 一盒樂高積木
2. 1-10數字卡。
遊戲方法👇:
(💡 在進入主要活動之前,可以先將數字卡分散開來,讓小朋友熟悉下數字、做一點認數字的暖身。)
1. 首先,讓小朋友將數字卡 0、1、2.....10由左到右依序排開。
2. 依照數字卡上的數字顯示,引導小朋友堆疊數量相符的樂高積木,完成後擺在相對應的數字旁。
Tips: 在搭建樂高積木時,可以引導小朋友一邊堆疊一邊數數字,這樣做除了強化數字與數量之間的相對應關係,也可以增加小朋友對「量」的感覺。
💡將1到10一字排開的意義在於讓小朋友可以清楚看到數量的增長,搭完後不妨花點時間跟小朋友一起觀察、討論這些高高低低的積木,比較它們的差異還有跟數字之間的對應關係。
另外, 也可以參考下面的方法,利用數字長條圖來做類似的遊戲。教小朋友依照數字指示來堆疊樂高,這次讓積木用「躺」著的形式來呈現數字&數量的變化比較。
阿木的🙋心得與碎碎唸:
對於幼小的孩子們,像這樣可以自己一邊動手操作、一邊練習的遊戲是最佳的學習方式。生活上類似的應用活動很多,教學的內容相同,但是操作的方式稍微變化一下就是很好的活動練習。比起傳統式的教學要小朋友坐在書桌前盯著字唸上100遍,像這樣讓他們親自操作、實際去感受過程而得來的成果會更紮實有效率,學習也更輕鬆有趣😊~
✭ 以下是PDF圖檔,分享給有興趣的家長、老師們~
留言
張貼留言